《本草从新》记载:“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
那么,艾灸究竟有哪些具体作用,人人都适合艾灸疗法吗?来听听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医师袁静雅的介绍。
一、什么是艾灸?
“艾”即艾草,作为一种草本药用植物,有祛湿散寒、温经止血之效,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又因其含有挥发性芳香油,还可以有效地驱蚊、净化空气。
“灸”是以艾绒为主要燃烧材料,烧灼、熏熨体表的一定部位或腧穴,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中医治疗方法。
二、艾灸有哪些作用?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艾叶具有抗病毒、平喘镇咳去痰、抗过敏、止血、增强免疫、护肝利胆、解热止痛、镇静、降压、抗菌抑菌等作用。灸法能加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加速各种特异性和非特异性抗体的产生,提高免疫效应,从而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三、哪些人群需要慎灸?
1、阴虚实热体质的人群如果艾灸操作不当,反而会加重病情;
2、皮肤有破损者;
3、过饥、过饱、醉酒的人群;
4、处于经期、妊娠期、哺乳期的人群;
5、体质虚弱的人群;
6、情绪激动的人群;
7、患有某些传染病的人群。
四、艾灸有哪些注意事项?
1、面部穴位、乳头、大血管等处均不宜直接灸。
2、关节活动部位不宜化脓灸,以免化脓溃破,不易愈合。
3、施灸过程要防止燃烧的艾绒脱落,导致烧伤皮肤和衣物。
-
2025-04-01 10:39:51
-
2025-04-01 08:51:25
-
2025-04-01 06:13:56
-
2025-04-01 04:22:40
-
2025-04-01 01: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