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纹构造

流纹构造是由不同颜色的矿物或火山玻璃组成的层状色带。流纹构造常见于流纹岩或其他黏度较大的酸性、碱性熔岩中。流纹构造的形成除与上、下层熔岩差异流动导致顺熔岩流动方向的剪切作用有关外,希尔斯(E.S.Hils,1972)认为还同上面的熔岩对其下流动的熔岩产生的垂直于流纹面的压力有关。他还发现当流纹遇到先期结品的斑晶或外来包体时,往往在其上、下以平滑曲线绕过并在两端出现纺锤状上、下反向弯曲的现象。流纹构造指示了熔岩流动面的位置,但不能指示熔岩流动方向。

二、流面和流线

熔岩的流面往往由板状、片状矿物斑晶及火山灰流晶屑的定向排列组成。通常在具流纹构造的熔岩中出现,有时也出现在不具流纹构造的熔岩或熔结凝灰岩之中。流面的产状大致反映出熔岩流动面的产状,但不能指示流动方向。

熔岩的流线由针状、柱状矿物以及火山灰流的晶屑或岩屑的平行定向排列而成。熔岩流线的形成方式与侵入岩体流线的形成方式完全相同,流线能指示熔岩相对流动的方向。在未经剧烈构造变动的熔岩中,通常流线的倾伏方向可代表熔岩流动的真正方向。这一点对恢复古火山构造很有意义。

三、绳状构造

熔岩表面呈绳索状扭曲的构造称为绳状构造,它常见于玄武岩流层面之上。绳状构造是处于炽热塑性状态熔岩的上部表面薄壳受到下部熔浆流动的影响而发生拖拉和卷扭的结果。因此,绳状构造所在的表面就代表一次喷出的熔岩的顶面。熔岩绳状构造一般呈弧形,弧顶指向流动方向,即从弧内向弧外流动。由于绳状构造的发育常受一些局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利用它判断熔浆流动方向时,应持慎重态度。黑龙江五大连池熔岩中就广泛发育典型的绳状构造(图8-30)。

四、气孔构造和杏仁构造

气孔构造也是喷出岩中常见的构造。当熔浆自火山通道向外流出时,由于压力和温度降低,其中所含气体便向外逃逸,冷却后就在岩石中留下许多孔洞,这些孔洞称气孔构造。气孔常呈圆形、椭圆形(图8-31)、蝌蚪状、管状(图8-32)、云朵状(图8-33)、倒水滴状、串珠状和不规则状等。气孔的形态与岩浆的黏度有关,一般基性岩浆黏度小,熔岩的气孔多呈圆形或椭圆形;酸性岩浆黏度大、其相应熔岩的气孔多呈不规则状。当气孔被次生矿物,如沸石、方解石、冰洲石、玉髓等充填时,则称为杏仁构造。


气孔构造在浮岩和火山渣中最为发育,在玄武岩中也经常见到。它相对集中分布于各层熔岩的顶部和底部,并大致平行于熔岩层面。一般情况是底部气孔小而少,顶部气孔大而多,而且顶部和底部气孔形态也不尽相同(图8-31)。根据气孔的分布和形态,可以判断熔岩层面位置、熔岩喷发次数、熔岩顶面和底面以及熔浆流动方向。例如,熔岩底部气孔多呈扁平状沿层分布,或呈倾向熔浆流动的上游方向的管状形态,其管状分叉指向熔岩底面(图8-32)。熔岩顶部气孔多呈圆形或蝌蚪状,蝌蚪状气孔自细尾部到大头部可以指示熔浆流动方向。有时熔岩顶部气孔呈云朵状,云朵状弯曲的中轴线倾向的反方向代表熔浆的流动方向(图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