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全名: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国籍:俄国,代表作品:交响曲《G小调第一交响曲》;芭蕾舞剧《天鹅湖》、《睡美人》;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

柴可夫斯基是一位才能卓著的作曲家。在他的音乐中,俄罗斯民族风格与世界音乐文化巧妙地融为一体,他为俄罗斯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并达到世界水平作出了很大贡献。

柴可夫斯基继承了格林卡以来俄国音乐发展的成就,又注意吸取西欧音乐文化发展的经验,重视向民间音乐学习,他把高度的专业创作技巧和俄罗斯民族音乐传统很好地结合起来,把清晰而感人的旋律,强烈的戏剧性冲突和浓郁的民族风格富于独创性地有机地融合在作品中,为俄国音乐文化和世界音乐文化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童年启蒙

1840年5月7日,柴可夫斯基出生在沃特金斯克的一个矿山工程师的家庭里,他的童年时代是在这个边远的乌拉尔山区度过的。

柴可夫斯基幼年时就对音乐十分敏感和喜爱,当地流传的许多优美的民歌、渔歌给他留下了最初的音乐记忆。他的母亲是一位音乐爱好者,经常为他唱一些古老的俄罗斯民歌、浪漫曲和当时的一些流行歌曲。柴可夫斯基从母亲那里获得了最初的音乐启蒙教育。

柴可夫斯基十岁就被送进圣彼得堡的法律学校学习,虽然如此,他对音乐的热爱却有增无减。他常利用课余时间努力学习钢琴、参加合唱,热心于各种音乐活动。法律学校的朋友没有一个人喜爱音乐,好在,柴可夫斯基的姨妈是一个相当优秀的女歌手,从她那里,柴可夫斯基学到一些关于歌剧的音乐,莫扎特的歌剧《唐·乔望尼》给他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少年柴可夫斯基有一副甜美的嗓子,曾随罗曼金学习声乐。他对自己的钢琴虽然没有自信,却常背着他人即兴弹奏舞曲,并随当时著名的德国音乐家鲁道夫·昆第加学习钢琴。

投身音乐

十九岁时,柴可夫斯基从法律学校毕业,到当地司法部门任职。三年后,他辞去了司法部的职位,进入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业余学习作曲理论,从此投身于音乐艺术之路。

柴可夫斯基并不算一个特别聪明的人,勤奋的学习态度是他成功的关键。他在音乐学院学习的时候,给他上课的老师是俄国著名作曲家安·鲁宾斯,这位老师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每次都要留下许多作业让学生练习。柴可夫斯基每次都认真完成所有必做和选做的作业,不落下一题。有一次上作曲课,老师给了一个主题,要求根据这个主题作数十个对位法的变奏曲,第二次上课,柴可夫斯基居然上交了两百余首习作。

1865年,柴可夫斯基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并应尼古拉·鲁宾斯坦邀请担任了莫斯科音乐学院的作曲教授。

当时,俄国的贵族社会盲目崇拜西欧的音乐,看不起本民族的音乐艺术。为此,柴可夫斯基十分痛心,决心用自己的音乐去表现俄国人民与俄国传统。

有一次,柴可夫斯基在妹妹的庄园里聚精会神地写歌剧管弦乐谱,忽然从窗外飘来一阵悦耳的歌声,他放下笔走到窗前一看,原来是一位粉刷匠边唱歌边干活。柴可夫斯基被这淳朴优美的民歌吸引住了,第二天,他急不可待地找到了唱歌的工匠,记下了词曲,并且配上了和声,后来,柴可夫斯基把它作为《如歌的行板》的主题写进了《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里。六年后,俄国文学泰斗托尔斯泰听了这部作品,感动得泪流满面,他说:“我听到了我们那忍受着苦难的人民的灵魂。”

艺术探索

1876年,柴可夫斯基通过一位朋友的介绍认识了贵族梅克夫人。

在梅克夫人的大力资助下,柴可夫斯基辞去音乐学院的教授职务,专心从事音乐创作,很多优秀作品便是这时期完成的。

一次偶然的机会,柴可夫斯基在莫斯科临阵上场替代指挥他自己的歌剧《女妖》,之后便开始常态性地从事指挥工作。克服与生俱来的舞台恐惧症之后,他开始逐渐习惯在舞台上指挥自己的作品,并常年在欧洲各地巡回演出,期间结识了不少国外的音乐家。

1891年,柴可夫斯基受邀远赴美国指挥自己的作品,当年的5月5日,他在卡内基大厅的开幕仪式中指挥纽约音乐协会交响乐团演出。美国之行中,他还演出著名的第一号钢琴协奏曲以及弦乐小夜曲。这首堪称柴可夫斯基最有名的降b小调钢琴协奏曲,在美国首演一炮走红,从此成为柴可夫斯基的招牌。

柴可夫斯基是一位有着巨大创造力的作曲家,他的音乐风格独树一帜,旋律有时优美感人,有时催人泪下,有时又热情洋溢,且总带有一种孤独压抑感。

柴可夫斯基前期创作比较倾向于表现对光明欢乐的追求和信心,与当时俄国国民乐派的成员逐渐走得很近,但此后,柴可夫斯基的作曲风格越来越偏向西欧风,更倾向于表现深刻的悲剧性。但他的音乐作品旋律中始终蕴藏了俄罗斯民族特有的风格,被誉为“俄罗斯之魂”。

忧郁晚年

柴可夫斯基晚年的心情一直处于非常忧郁的状态。

1890年,与柴可夫斯基一直保持深厚友谊的梅克夫人由于经济状况不佳,终止了对他的经济资助,这对柴可夫斯基来说是极大的打击。

晚年柴可夫斯基一直计划写一部以“生活”为主题的交响乐,几次提笔又搁笔,这部迟迟未成的作品始终困扰着他。

1893年,柴可夫斯基决心完成这部酝酿已久的交响乐。他追溯往事,回忆那些记忆中的片段,发现生活时而庄严雄伟,时而鄙俗肤浅……

这年春天,他在英国旅行,他说:“在我的旅途中,无时无刻不想到这首曲子,它常使我哭泣。”回到家后,柴可夫斯基以极大的热忱开始了这部作品的创作。他把多年郁积的苦闷、惆怅和痛苦尽情地倾泻在曲谱上,这部作品就是闻名世界的《第六交响曲》。

在《第六交响曲》公演四天后,柴可夫斯基在圣彼得堡街上的家中离世。他逝世后,《第六交响曲》再度演出,获得空前的成功,此曲在后来又被称为《悲怆交响曲》,成为柴可夫斯基的传世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