螯虾下目—蝲蛄科(上):东北黑螯虾
真核生物域
动物界
真后生动物亚界
蜕皮动物总门
节肢动物门
甲壳亚门
多甲总纲
软甲纲
真软甲亚纲
真虾总目
十足目
腹胚亚目
螯虾下目
螯虾总科
蝲蛄科(螯虾科)
蝲蛄科(学名:Cambaridae)又名螯虾科,是十足目下的一个科,亦是淡水龙虾三个科之中最大的一个,包含有超过400个物种。属该科物种体型略似龙虾而较小,在部分地区被称为小龙虾。头胸部较长,呈长卵圆形。前三对步足都有螯,第一对特别发达。大部分分布于北美洲大分水岭以东,少部分分布于东亚、日本等地。栖息山溪和附近河川中。是肺吸虫中间宿主,捕食时要注意,不能生食。
根据一项2006年发表的分子研究,蝲蛄科很大可能是一个并系群,包含了雕虾科(Astacidae)整个科,而Cambaroides的地位仍然未定。
1.特征
头胸甲略呈圆筒形,无锋利的侧缘。额剑发达。第二触角有鳞片。前三对步行足有钳,第一对最发达,左右对称。腹部发达,左右对称,有宽大的尾扇。尾肢外肢有一横缝。为北半球温带内陆水域动物,绝大多数种类生活在淡水中,也有一部分种类分布于黑海和里海。本科种类不少,较为重要的有:蝲蛄属(Astacus〔Potamobius〕),雄体第一腹肢末端不开裂,无结节或刺。雌体第一腹肢退化或完全消失。主要分布于欧洲。有些种产量颇大,可供食用。螯虾属(Cambaroides),雄体第一腹肢末端开裂,十分弯曲,雌体有第一腹肢。主要分布于北美洲,有许多种。拟螯虾属(Cambaroides),雄体第一腹肢末端裂开,不弯曲。雌体有第一腹肢。只分布于我国东部、朝鲜与日本。
2.蒙特苏侏儒螯虾
蒙特苏侏儒螯虾(学名:Cambarellus montezumae)是一种常见的食用甲壳类,原生于墨西哥的侏儒螯虾,已能够人工养殖。
蒙特苏侏儒螯虾是一种前哥伦布时期墨西哥人的传统食物,他们或煮或焗,再把肉包在玉米面豆卷里。其肉的蛋白质含量高达40%,脂肪含量不但很低而且主要为ω-3及ω-6的多元不饱和脂肪酸,营养丰富而对身体健康\。
蒙特苏侏儒螯虾的广泛生活于横跨墨西哥南部广泛地区,从哈利斯科州的查帕拉湖到普埃布拉州的火山口湖,所以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无危物种。
3.东北黑螯虾
东北黑螯虾(学名:Cambaroides dauricus)又名长白山龙虾、草龙虾、水蝲蛄、蝲蛄夹、蝲蝲蛄,是蝲蛄科拟螯虾属的一种淡水龙虾,原产于中国东北地区、朝鲜半岛及俄罗斯远东地区,是一种常见的食用龙虾
分布于中国内陆东北地区,在鳌虾品种中属于国内本土虾种,多为棕色、红棕色、灰蓝色或是橄榄绿。瘦而有型,主要栖息在江里小支流处、溪流或是湖泊处,喜欢呆在水底,并不好动,主要喜欢吃红虫、蚯蚓或是小型的鱼类,甚至是水草,寿命大概是2—5年。
野生东北黑鳌虾已经濒临灭绝,市场上很少见,在观赏虾品种中属于极为稀少、罕见的品种。
东北黑鳌虾,原产地为东北吉林省长白山水系,是中国本地虾种,很浓重的地方特色。东北黑鳌虾多为棕色、红棕色、灰蓝色或是橄榄绿。瘦而有型,野生黑鳌虾可长至10—15cm,人工饲养的话,体长为6—10cm,与人工与野生鳌虾不同。躯干部厚实且有一层坚硬的外壳,腹部及尾部扁细,头部有一对长长的触角。
东北黑鳌虾原先主要分布鸭绿江水系浑江水域各支流处,后来延伸分布至黑龙江以及朝鲜部分水系,主要在东北一带。
东北黑鳌虾也是杂食性,但并不喜欢吃虾粮,平时饲养时可给创造较大的水体和一些藏身之处,供他休憩与躲藏。喜欢20—23℃的水温,不过在5—26℃之间也可以生存,生命力还是比较顽强的,水质PH在6.5—8.0之间,水质硬度5—20之间。饲养有一定的难度。
由于环境的破坏,东北黑鳌虾已经很少见了,所以说,环境的保护是很重要的。
4.克氏原螯虾(小龙虾)
克氏原螯虾(学名:Procambarus clarkii),原产于美国东南部,又名美国螯虾、路易斯安那州螯虾, 中国称小龙虾,属鳌虾科,在中国北方某些地区被直接称为“蝲蛄”,是最具食用价值的淡水龙虾品种,年产量占整个淡水龙虾产量的70-80%。
(1)形态特征
小龙虾形似虾而甲壳坚硬。成体长约5.6-11.9厘米,整体颜色包括红色、红棕色、粉红色。背部是酱暗红色,两侧是粉红色,带有橘黄色或白色的斑点。甲壳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条纹。幼虾体为均匀的灰色,有时具有黑色波纹、螯狭长、甲壳中部不被网眼状空隙分隔,甲壳上明显具有颗粒。额剑具有侧棘或额剑端部具有刻痕。爪子是暗红色与黑色,有亮桔红色或微红色结节。幼虫和雌性的爪子的背景颜色可以是黑褐色、头顶尖长,经常有轻微刺或结节,结节通常具锋利的脊椎。
体形较大呈圆筒状,甲壳坚厚,头胸甲稍侧扁,前侧缘除海螯虾科外,不与口前板愈合,侧缘也不与胸部腹甲和胸肢基部愈合。颈沟明显。第1触角较短小,双鞭。第2触角有较发达的鳞片。3对颚足都具有外肢。步足全为单枝型,前3对螯状,其中第1对特别强大、坚厚,故又称螯虾。末2对步足简单、爪状。鳃为丝状鳃。
小龙虾头部有触须3对,触须近头部粗大,尖端小而尖。在头部外缘的一对触须特别粗长,一般比体长长1/3;在一对长触须中间为两对短触须,长度约为体长的一半。栖息和正常爬行时6条触须均向前伸出,若受惊吓或受攻击时,两条长触须弯向尾部,以防尾部受攻击。胸部有步足5对,第1-3对步足末端呈钳状,第4-5对步足末端呈爪状。第2对步足特别发达而成为很大的螯,雄性的螯比雌性的更发达,并且雄性龙虾的前外缘有一鲜红的薄膜,十分显眼。雌性则没有此红色薄膜,因而这成为雄雌区别的重要特征。尾部有5片强大酌尾扇,母虾在抱卵期和孵化期,尾扇均向内弯曲,爬行或受敌时,以保护受精卵或稚虾免受损害。
(2)生活习性
小龙虾适应性极广,具有较广的适宜生长温度,在水温为10-30℃时均可正常生长发育。亦能耐高温严寒,可耐受40℃以上的高温,也可在气温为-14℃以下的情况下安然越冬。克氏螯虾生长迅速,在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饵料供应情况下,经2个多月的养殖,即可达到性成熟,并达到商品虾规格,一般雄虾生长快于雌虾,商品虾规格也较雌虾大。同许多甲壳类动物一样,克氏螯虾的生长也伴随着蜕壳,蜕壳时,一般寻找隐蔽物,如水草丛中或植物叶片下。蜕壳后最大体重增加量可达95%,一般蜕壳11次即可达到性成熟,性成熟个体可以继续蜕皮生长。其寿命不长,约为1年。但在食物缺乏、温度较低和比较干旱的情况下,寿命最多可达2-3年。
繁殖季节喜掘穴。洞穴位于池塘水面以上20厘米左右,深度达60厘米到1.2米,内有少量积水,以保持湿度,洞口一般以泥帽封住,以减少水分散失。在夏季的夜晚或暴雨过后,它有攀爬上岸的习惯,可越过堤坝,进入其它水体。
小龙虾属于杂食动物,在饮食习性上,小龙虾在河底比较喜欢吃泥,并且喜欢吃已经死亡的小鱼或者其它水中生物。主要吃植物类,小鱼、小虾、浮游生物、底栖生物、藻类都可以作为它的食物。机体虾青素含量跟其抵御外界恶劣环境的能力是正相关,也就说机体虾青素含量越高,其抵御外界恶劣环境的能力就越强。小龙虾自身无法产生虾青素,主要是通过食物链——食用微藻类等获取到虾青素,并在体内不断积累产生超强抗氧化能力。虾青素能有效增强小龙虾的抵抗恶劣环境的能力以及提高繁殖能力。所以虾青素是小龙虾如此顽强生命力的强有力保障,当小龙虾在缺少这些含有虾青素微藻的环境中反倒难以生存。这也带给人们认识上的一些错觉:小龙虾必须生活在肮脏的环境中。
-
2024-11-14 10:49:44
-
2024-11-14 10:39:34
-
2024-11-14 10:25:08
-
2024-11-14 10:09:46
-
2024-11-14 09:5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