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命张仪、司马错等人率军攻打巴、蜀两国,巴、蜀灭亡,成都平原逐步成为秦国后备粮仓。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秦灭周王室后,大力加强关中农业经济基础,辅以成都平原的开发,以及西北的畜牧、林、矿等业的利用。同年,李冰为蜀郡守,在蜀大兴水利。
因岷江河道狭窄,且东岸的玉垒山阻挡岷江水东流,因而造成成都平原东旱西涝。
为解决这一现象,李冰在岷江自峡谷进入成都平原的交接点处修堰,用作灌溉兼航运,古称“湔堋”(jian peng)、“湔堰”、“都安大堰”等。都江堰一词起于宋代,取名于成都江(成都江简称都江),指过成都的府河、锦江。现今看到的都江堰堰首布置结构是经2000多年修整、改进的结果,如西汉时期蜀守文翁、三国时诸葛亮等均对都江堰进行过维修或扩建,但基本技术原理古今无根本区别,其历久不衰和工程的简便合理息息相关。
都江堰的原理,可概括为“筑坝分水,修渠引水”,工程主要由百丈堤、鱼嘴、内外金刚堤、飞沙堰、宝瓶口、人字堤和离堆等部分组成。百丈堤的作用是导流和护岸;鱼嘴下连金刚堤,将岷江分为内外二江,其特点为“内江深、外江浅”,外江是岷江正流,内江为引水干渠;飞沙堰是内江分洪,减沙入外江的工程,长约一百八十米,汛期时,入内江的洪水和大量砂石由堰顶溢入外江;李冰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采用火烧水浇的办法使岩石迸裂,在玉垒山开挖出宽约二十米、高约四十米、长约八十米的宝瓶口,控制引水流量大小,并将水流经过蒲阳河、走马河、柏条河等干渠引灌成都平原;宝瓶口的右岸为开凿玉垒山分离的山体离堆,水流经飞沙堰后,形成漩涡及回流,大量砂石被二次淘沙甩出,其与人字堤共同起到护岸兼溢流作用,可以补飞沙堰溢洪之不足。
综上所述,工程最重要的当属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三个建筑物,因“内江深、外江浅”的特点,在三者配合下,一般可以保证水小时满足灌溉之用,水大时不致冲入内江成灾;江水少时,内外江分流比例大致为内六外四,水大时大致是内四外六。
都江堰的建设为秦国建立巴蜀粮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秦灭六国奠定了粮食条件。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6国,实现统一!
-
2024-11-14 10:49:44
-
2024-11-14 10:39:34
-
2024-11-14 10:25:08
-
2024-11-14 10:09:46
-
2024-11-14 09:53:34